小一兒子功課寫1至10 移居日本港媽:「幫媽媽做的3件事」就是功課
發布時間: 2018/07/23 18:35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2
香港土生土長的女子Wing為追隨在日本工作的港人丈夫,於5、6年前移居到當地融入日本生活,現時有2名分別讀小一的長子麥皓熙,以及讀K2(幼稚園中班)的幼子麥皓正,一家四口住在千葉縣船橋市。移居到日本重新生活,Wing直言只為了給子女更多的可能性。
小朋友從遊戲中學習
Wing的丈夫熱愛日本,早於中學畢業後已赴日本求學,二人在日本邂逅,後來Wing也隻身來到日本半工讀,身處異鄉的二人繼而相戀結婚。Wing的丈夫現時獲當地一間公司聘請,一家人於是留在日本生活。
Wing與丈夫目前是日本永久居民,兩個孩子在香港出生。她表示,即使孩子在日本出生,也不會取得國籍,只會有醫院證明書,因為沒有入籍,Wing和丈夫都沒有投票權,兒子們保持原來中文名,如果日本人見到兒子名字,就知道是外國人,而入籍則可改日本名字:
兒子不是日本籍,也可以說是給他們多一個可能性。
Wing的兒子們雖然並非日籍,但同樣是日本永久居民,可以入讀本地學校。Wing形容,日本學校著重教學活動,寓學習於遊戲中。皓熙所讀的小學會舉辦很多活動,平均一個月舉辦一次親子活動,今年6月份就有父親參觀日,學校為方便要上班的爸爸,參觀日通常會在星期日舉行。到7月時,皓正讀的幼稚園會舉辦「夕涼會」,小朋友會穿著和服跳舞、玩遊戲,並有西瓜大會、晚上戶外映畫會等活動。
除了課外活動,學校亦很著重培育小朋友的品德。Wing指,幼稚園一年有2次迷你動物園,學校會安排小馬、小羊、小驢及倉鼠等,讓小朋友可以接觸和餵食。而平時學校內育有小兔、烏龜,小朋友透過日常照顧小動物,可訓練他們的愛心和責任感。
學校要求小朋友種植牽牛花,兒子們在放假期間會將花帶回家中,哥哥要寫養植報告,年紀較輕的弟弟則要在養植日記上塗顏色。另外,皓熙所讀的小學也會要求學生帶甲蟲回家養殖,向甲蟲餵食啫哩,
學校鼓勵小朋友接觸昆蟲,我們見到螞蟻可能想到的會是踩死牠,但學校就標榜愛惜生命,要有愛心。
一日一張工作紙就是功課
香港學生功課壓力大,Wing指皓熙功課量少,學校規定學生逢星期一寫手冊,由小朋友和媽媽制定「幫媽媽做的3件事」就是功課;小朋友到星期二、三、四要做工作紙,內容包括書寫自己姓名、數目字「1」至「10」等,星期五則沒有功課。至於尚在幼稚園讀書的皓正,Wing指他沒有功課,開學後第二個星期尚在學畫點線圈及學拿筆。
可能會有人問,為何小朋友讀到K3會仍不會寫字,其實從『遊戲中學習』,小朋友吸收能力都可以很大,例如學懂生活技能,掌握自理能力。
Wing表示,老師在入學式(開學禮)上曾說兒子功課量到小學3年級會增加,開始學習漢字,而目前課業沒有壓力,
兒子在日本讀書不用那麼辛苦,他的功課是一日一張工作紙,有同是家長的香港朋友見到都說「太幸福啦!」
Wing說,有一個香港朋友的女兒讀K3,已經要做數學應用題,學習雙位數加減;另一個親戚女兒讀幼稚園,更要做英文書閱讀報告。至於讀小一的皓熙學習的是單位數加減,學校也有每週一次圖書堂,要求學生借5本書閱讀,但就不用做閱讀報告。而還在讀幼稚園的皓正,則要借一本書回家,由媽媽負責講故事,培養小朋友借還圖書的習慣。
日本小學上課氛圍輕鬆,Wing認為日本學習壓力相對沒有香港大,最大壓力來自職場。她觀察到兒子學校5、6年級學生的上課環境輕鬆,有秩序之外,學生亦會舉手發問,但氣氛良好,不會一片死寂。
孩子多由媽媽照顧
Wing現時是全職媽媽,另有設立Facebook專頁「居日港媽之熙正媽媽」,分享與兒子們的生活點滴。為何不選用托兒服務?Wing說日本有保育園,一般營業時間由7:00am至6:00pm,保育園內沒有導師教導小朋友,小朋友們不會上堂,適用兒童的年齡上限約5、6歲,對於Wing的兒子們來說並不合適。
周邊家長很難請工人,亦難找父母幫忙照顧子女,通常照顧子女都是家長責任,有些家長可能會趁子女上課期間,抽2至3個小時空暇做兼職。
始終Wing和丈夫都是香港人,除了丈夫工作原因外,有甚麼原因驅使Wing想留在日本生活?
日本生活節奏沒有那麼急,可以悠閒、舒服點,空氣也比較好。日本人有禮貌,較易相處。我們暫時都不會考慮回港,早年到日本生活,媽媽也會叫我們回來。但現時大家已經習慣,日本和香港距離相近,朋友和父母會過來探我們,我們有時也會回港,容易維繫感情。
眾所周知,日本物價並不便宜,醫療也是一大開支。如果孩子生病怎麼辦?Wing回答指,他們全家也有參加「國民健康保險」,參加了國民健康保險的人士,看病時只需支付3成診金,兒子們看診也只需支付300日圓,免卻昂貴醫療支出。
要知更多移民故事,請睇https://bit.ly/2xteddu
【更多移居外地的親子故事】